教會歷史
「我人民〔的〕什一奉獻」


「我人民〔的〕什一奉獻」

教約119120

圖像
The Far West temple site in 1907.

約瑟·斯密在俄亥俄嘉德蘭過了艱困的一年後,在1838年初抵達密蘇里州遠西城,準備重新開始。抵達後不久,他接受到啟示,要在遠西城,以聖殿為中心,建一座聖城。1在同一則啟示中,主禁止總會會長團借錢來達成這些目標。他們曾借錢支付在俄亥俄嘉德蘭興建主的殿的費用,雖然得到的祝福完全值回票價,但他們仍無法償還這些債務。2聖徒要如何收集必要的物資興建另一座聖殿的城市?

這剛成立的教會並不是第一次碰到這個問題。1831年主在嘉德蘭賜予獻納律法,為的是解決類似的一些問題。3主透過這律法,命令聖徒將主賜予他們的祝福,自願捐獻出來給主教,然後主教代表主,分派他們一份管家職務。既是管家,聖徒的需求會得到「充分供應」,他們也需要將剩餘的還給教會的主教以「幫助……貧窮困苦的人」、為聖徒購買土地,並建立錫安。4

主啟示的獻納律法強調個人的選擇權、管家職務和責任等教義。約瑟教導主教這些原則,要他們強調繳納捐獻是自願的,也強調與這些原則相關的有條件的祝福。5

1830年代主要有兩位主教:愛德華·裴垂治為密蘇里州——或錫安,即教會中心所在的聖徒服務——紐奧·惠尼則在俄亥俄嘉德蘭——教會當時唯一的支聯會——為聖徒服務。約瑟和主教試圖幫助聖徒遵守這律法,但有些聖徒不願意,加上懷有敵意的鄰居,阻礙了這律法的推動。1837年由於教會欠下鉅額的債務,加上美國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他們的事工更是雪上加霜。

當時聖徒以為什一奉獻指的是自願獻納任何數量的物品或金錢。1837年9月,惠尼主教和他在嘉德蘭的主教團諮理聲明:「這是我們神的不變目的,……就是這末世時代的偉大事工必須透過祂聖徒的什一奉獻達成。」他們以瑪拉基書3:10的應許,敦促聖徒「將什一奉獻帶到倉庫,在那之後,不是之前,他們就可以尋求無處可容的祝福。」6

幾個月後,密蘇里州的主教團提出類似,但更為明確的政策:每個家庭在償還家庭的債務後,繳付家庭年度所值的2%為什一奉獻。錫安的主教團寫道:這樣,「多少可以實踐獻納律法的要求。」7

1838年初,約瑟·斯密正準備從嘉德蘭搬家到遠西城,多馬·馬西從密蘇里州寫了一封信給他,表明他的想法,就是「教會將歡迎獻納律法,只要教會領袖說明或示範該怎麼做。」8

約瑟·斯密抵達遠西城的時候,聖徒從教會在美國及加拿大各地的分會湧向這新的總部。他們遍滿整個地區,因而必須成立一個新的支聯會。1838年7月,在密蘇里州北部建立一座歷久不衰的堡壘似乎非常可行。但是他們還要面對興建聖殿這艱鉅的任務。儘管有其他迫切的需要,教會必須先籌款興建主的屋宇。

約瑟在1838年7月8日星期日早晨聚集了幾位領袖,準備討論這個難題。他顯然在這場會議上獲得與什一奉獻有關的啟示(現在納入教會標準經典的教義和聖約第119篇),以及如何處理什一奉獻的啟示(現在的教義和聖約第120篇)。9

約瑟祈禱說:「主啊!向您的僕人顯示,您要求您人民多少財產作為什一奉獻?」10這個祈禱記錄在先知的日記裡,後面寫著「答案」,接著就是現在的教義和聖約第119篇。主說,「我要求他們所有多餘的財產都交到我錫安的教會的主教手中。」11然後在現在的教義和聖約119:2,主告訴聖徒繳付什一奉獻的原因。12這和先前提到、現在記載在教義和聖約第42篇中服從獻納律法的原因一樣:要擺脫貧窮、為聖徒購買土地、建一座聖殿並建立錫安,這樣訂立和遵守聖約的人才能聚集在聖殿並得救。13

啟示上說:「這將是我人民什一奉獻的開始。」這是第119篇提到三次什一奉獻中的第一次,指的都是聖徒自願捐出多餘的財產。這則啟示說:「之後,那些已經這樣繳付什一奉獻的人,要每年繳納他們全部收益的十分之一。」啟示中並沒有稱呼這個律法為有朝一日會被取代的初級律法,卻稱之為「這將是他們永遠常存的律法」,並適用於世界各地所有的聖徒。14

啟示結束時提到這個不祥的警告:「我告訴你們,如果我的人民不遵守這律法,保持其神聖,並藉這律法為我聖化錫安地,使我的規章和法典都能在那裡遵行,使那裡成為最神聖的,看啊,我實在告訴你們,那裡對你們來說,將不是錫安地。」15

遠西城的聖徒在那天舉行的星期日聚會上聽到宣讀這項啟示。遠西城以外地區的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聽到這項啟示。16接受這項啟示時顯然也在場開會的裴垂治主教,從密蘇里州寫信給俄亥俄州的惠尼主教,說明如何推行這啟示:「聖徒需要將多餘的財產全數交到錫安主教的手中,繳付完這第一次的什一奉獻後,再每年繳納所有收益的十分之一。」裴垂治主教明白每年繳納「他們全部收益的十分之一」,是指聖徒將淨值投資一年所得收益的百分之十。17

約瑟獲得第119篇的啟示後不久,就指派百翰·楊到聖徒中「找出人民有哪些多餘的財產可用來著手興建我們在遠西城的聖殿。」百翰出發前問約瑟:「『誰來當法官,判定什麼是多餘的財產?』他說:『就讓他們自己當法官。』」18

學習到主的旨意後,聖徒就可以負起管家職責,可以自行選擇是否繳付什一奉獻。先知的日記寫道:「聖徒日復一日來獻納,將他們的捐獻帶進主的倉庫。」19但不是所有的聖徒都選擇作明智的管家。百翰·楊後來哀歎有些聖徒捐獻時非常吝嗇。20

與此同時,主賜給約瑟另一則啟示,就是現在的教義和聖約第120篇:「顯明前面〔前一篇〕啟示中提到的處理什一奉獻財產的方法。」21啟示中指派總會會長團、錫安中的主教團及錫安中的高級諮議會一同決定如何使用什一奉獻,主說:「由我向他們發出的聲音」來決定。22

約瑟·斯密的日記顯示新近透過啟示成立的議會很快就在遠西城召開,要「考慮如何處理交到錫安的主教手裡的公共財產,因為錫安的人民已經開始按照啟示和誡命,慷慨地獻納。」議會同意總會會長團的成員應使用他們所需要的基金,「其餘都按照啟示和誡命,交到主教手中。」23

教義和聖約第120篇的啟示是在1838年接受到的,當時遠西城是教會總部,當地的主教與高級諮議會和總會會長團一同組成這個議會。之後教會的巡迴高級諮議會,也就是十二使徒定額組,成為教會總會的高級諮議會,同時也任命了總主教團;因此,現今這個議會的成員包括總會會長團、十二使徒定額組和總主教團。24

不幸的是,1838年秋天,聖徒被驅離密蘇里州,建立錫安的方案只得暫時擱置,聖殿也僅止於放了幾顆標示用的石頭而已。離開密蘇里州後,聖徒在伊利諾州重新整合,還有數以千計來自不列顛群島、美國東部和加拿大的歸信者加入他們的行列。約瑟一如往常那樣帶領他們——行上加行,一步步啟示——直到他們了解並繳付什一奉獻,就是繳納全部收益的十分之一,加上其他自願捐獻的時間、才能和多餘的財產。25使徒邀請聖徒全力捐獻所有,以在納府興建聖殿時,引起廣大的迴響,許多人捐出工具、土地、家具和金錢。26約翰和莎莉·肯斐獻納出所有的一切,包括將自己和兩個兒女獻給「天上的神和祂的偉業。」在給百翰·楊的信中,肯斐弟兄寫道:「我將所有的一切欣然給主,並交在你的手中。」27

從納府,到猶他州,然後到世界各地,後期聖徒知道只要服從指示,捐獻年度收益的十分之一,教會就能償還債務,開始推動主的指示建造聖殿、救助貧窮,並建立錫安。捐獻的錢是可數的,祝福卻不可數。

  1. See “Revelation, September 1830-A [D&C 115],” in Revelation Book 1, 183833, josephsmithpapers.org;亦見教義和聖約115:7-8。

  2. See “Revelation, 26 April 1838 [D&C 115],” in Joseph Smith, Journal, 33;亦見教義和聖約115:13;Joseph Smith, “Discourse, 6 April 1837,” josephsmithpapers.org

  3. See Steven C. Harper, “The Law: D&C 42,” history.lds.org.

  4. “Revelation, 9 August 1831 [D&C 42],” 36, josephsmithpapers.org;亦見教義和聖約42:30-36。

  5. Newel K. Whitney and others, “To the Saints scattered abroad,” Sept. 18, 1837, in Latter-day Saints’ Messenger and Advocate, vol. 3, no. 12, Sept. 1837, 561–64; see also Joseph Smith letter to Edward Partridge, May 2, 1833, josephsmithpapers.org; Joseph Smith, “Letter to Church Leaders in Jackson County, Missouri, 25 June 1833”; Joseph Smith, “Letter to Edward Partridge and Others, 30 March 1834,” josephsmithpapers.org.

  6. Newel K. Whitney and others, “To the Saints scattered abroad,” 562.

  7. Minute Book 2, Dec. 6–7 1837, 89–90, josephsmithpapers.org.

  8. “Letter from Thomas B. Marsh, 15 February 1838,” 45, josephsmithpapers.org.

  9. 約瑟·斯密的日記裡有五則啟示標示的日期為1838年7月8日,。日記明確指出第一則啟示是給多馬·馬西,是在領導人會議中獲得的。日記沒有明確指出接下來的四則啟示是否在同一個場合獲得的。第五則啟示是給威廉·馬可、紐奧·惠尼和奧利佛·格蘭的,是當天稍晚抄錄在總會會長團給馬可和惠尼的信函中的。信中指出那啟示是「今天早上獲得的。」有一些跡象顯示,這些啟示是按接受的順序記錄在約瑟·斯密的日記上的,表示這五則啟示顯然都是在1838年7月8日早晨,在第一則啟示提到的領導人會議中獲得的。

  10. “Revelation, 8 July 1838–C [D&C 119],” in Joseph Smith, “Journal, March–September 1838,” July 8, 1838, 56, josephsmithpapers.org.

  11. “Revelation, 8 July 1838–C [D&C 119],” 56.

  12. “Revelation, 8 July 1838–C [D&C 119],” 56.

  13. See “Revelation, 9 February 1831 [D&C 42:1–72],” 3, josephsmithpapers.org;亦見教義和聖約42:30-36。

  14. “Revelation, 8 August 1838 [D&C 119],” 56, josephsmithpapers.org;亦見教義和聖約119:4,7。

  15. “Revelation, 8 December 1838 [D&C 119],” 56;亦見教義和聖約119:6。

  16. See Joseph Smith journal, July 8, 1838, in Dean C. Jessee, Mark Ashurst-McGee, and Richard L. Jensen, eds., Journals, Volume 1: 1832–1839. vol. 1 of the Journals series of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ed. Dean C. Jessee, Ronald K. Esplin, and Richard Lyman Bushman (Salt Lake City: Church Historian’s Press, 2013), 281, 288. 約瑟和他總會會長團的諮理,以及他們的抄寫員喬治·羅賓森在1838年7月8日在遠西城召開的會議前兩天去了亞當安帶阿曼(see Joseph Smith, “History, 1838–1856, volume B-1 [1 September 1834–2 November 1838],” 804, josephsmithpapers.org; see also Joseph Smith journal, July 26, 1838, in Jessee, Ashurst-McGee, and Jensen, eds., Journals, Volume 1: 1832–1839. 291)。

  17. 裴垂治主教解釋說:「一個人的淨值是美金1000元的話,利息就是$60,利息的十分之一當然就是$6。——這計劃就是這樣」(Edward Partridge letter to Newel K. Whitney, July 24, 1838, in Reynolds Cahoon letter to Newel K. Whitney, July 24, 1838,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百分之六是當時普遍的利率(see, for example, Elijah Hinsdale Burritt, Burritt’s Universal Multipliers for Computing Interest, Simple and Compound; Adapted to the Various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a New Plan; to Which Are Added, Tables of Annuities and Exchange [Hartford: D. F. Robinson & Co., 1830], 4)。除非議定其他利率,否則俄亥俄州和密蘇里州規定的利率固定在百分之6(see “An Act Fixing the Rate of Interest,” Jan. 12, 1824, in The Statutes of the State of Ohio, of a General Nature, in Force at the Present Time; with Notes and References to the Judicial Decisions Thereon. ed. Maskell E. Curwen [Cincinnati: C. A. Morgan & Company, 1854], 141–42, sec. 1; see also “An Act Regulating Interest of Money,” Dec. 11, 1834, in Revised Statutes of the State of Missouri [1835], 333, sec. 1)。

  18. “Discourse,” Deseret News. June 20, 1855, 117; punctuation modernized.

  19. Joseph Smith journal, July 27, 1838, in “Journal, March–September 1838,” 60, josephsmithpapers.org.有些成員可能被迫獻納。叛離的人後來宣稱密蘇里州一個稱為但以茲的摩爾門民兵團體的成員「用武力修正」不能「用教導和勸說修正」的事(Joseph Smith journal, July 27, 1838, in “Journal, March–September 1838,” 61)。

  20. “Discourse,” Deseret News. June 20, 1855, 117.

  21. “Revelation, 8 July 1838–D [D&C 120],” in Joseph Smith, “Journal, March–September 1838,” July 8, 1838, 57.

  22. “Revelation, 8 July 1838–D [D&C 120],” 57.

  23. Joseph Smith journal, July 26, 1838, in “Journal, March–September 1838,” 59, josephsmithpapers.org.

  24. 見羅拔·海爾斯,「什一奉獻:具有永恆祝福的信心考驗」,2002年11月,利阿賀拿,第26-29頁。

  25. Mitchell K. Schaefer and Sherilyn Farnes, “‘Myself…I Consecrate to the God of Heaven’: Twenty Affidavits of Consecration in Nauvoo, June–July 1842,” BYU Studies. vol. 50, no. 3 (2011), 101–32.

  26. Brigham Young and others, “Baptism for the Dead,” Times and Seasons. vol. 3, no. 4 (Dec. 15, 1841), 625–27.

  27. Schaefer and Farnes, “‘Myself…I Consecrate,’” 112–13.